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第五次集体学习中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根据绍兴市科协、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23年绍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升科普场馆专职人员、科普志愿者、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教师的科普创新与实践能力,助推“双减”工作。5月29日,由绍兴市科协、市教育局主办的2023年绍兴市科技辅导教师科学教育资源开发专题培训在绍兴科技馆一楼报告厅正式开班。绍兴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袁承华,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书记、院长赵新鸿出席并致辞,绍兴气象博物馆副馆长王雪阳出席,全市中小学科技辅导教师、科技教育工作者等8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由绍兴科技馆副馆长张寅刚主持,培训为期三天。
袁承华指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袁承华要求,要高效实施《绍兴市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科普场馆资源服务“双减”实施方案》,有效推进五大服务,16条举措落实落地,探索为教育“双减”创作更多优质科学教育资源的有效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赵新鸿致辞并做主题讲座,他表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开展科技辅导教师培训正是对党的教育与科技人才政策最好的实践体现,他对参训老师提出三点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思结合,学以致用;转变角色,遵守纪律。
下午,上海科技馆展示教育处副处长胡玺丹做题为《科技场馆教育项目设计与实践》的讲座。她介绍了场馆与学校合作概况,指出场馆独特的教育优势——学科综合的主题化设计和互动体验的情境创设。基于场馆的教育优势,结合案例说明如何基于场馆资源进行课程设计和拓展教育设计。同时,她为在场的科技辅导教师带来了智慧精灵立体书。
5月30日上午,英国工程技术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做《做无愧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专题报告,他指出绍兴的文化气质赋予绍兴科学家胸怀祖国的底色和求实创新、敢为人先、勇攀高峰、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为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希望在场的科教工作人员能在绍兴科学家身上汲取智慧与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火星叔叔郑永春做题为《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作为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副主编,郑老师对科学新课标进行了权威解读,他指出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要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他结合国际科技发展与科学教育、国内科技科普科教发展两大时代背景,抓住探究实践、学科核心理念及跨学科概念进行三维课程分析,围绕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等四大核心素养,为解决10个关键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下午,杭州市桐庐县叶浅予中学的方汉兵老师分享了他科学实验开发与实践的宝贵经验,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科学实验秀,展示了空管提水、空气炮、火焰掌等许多有趣的实验。
31日上午,教育部首批“新课程国家培训计划”专家库高中化学学科国培专家、教育部跨世纪工程国家级骨干教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何文轶与参训学员共同学习贯彻十八部委《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结合起源、如何理解、实施以及成功案例,全面介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下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研员徐雪刚做《指向教学评一致的科学教育资源征集》专题报告,传达《关于开展绍兴市“科普资源助力‘双减’”科学教育资源征集活动的通知》,要求全体参训人员积极准备、及时上交,为汇聚全市科学教育资源贡献力量。
通过培训和征集活动的实施,有利于科技工作者成为科学发烧友、终身学习者,有利于一线老师深入场馆了解展品和前沿科技,有利于科普辅导员深入学校了解孩子对科普的渴求。绍兴市科协将深入强化馆校协作,积极服务科学实践教育,搭建校内校外科学教育的桥梁,引导和鼓励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支持和培育科学教师成为科普教育的挖掘者、传播者和创造者,为合力创建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目的、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科学素养的科学教育平台积蓄力量。
绍兴科技馆版权所有2014-2018 Copyright @ All Rightes Reserved 浙ICP备08014424号-1